就今年1月25日發生在巴西的鐵礦石潰壩事件給鐵礦石市場帶來的影響,力拓集團CEO夏杰思在3月23日接受經濟觀察網的采訪時表達了他的觀點。
夏杰思向經濟觀察網表示,短期來看,巴西的災難性事件主要影響的是低品位產能,而市場有能力對這些低品位產能的短缺作出反應。例如,進入春季之后,中國國內的小型鐵礦山可能會重新開工。
夏杰思表示,目前,巴西的潰壩事件,不會改變力拓在2018年公布的2019年的生產指導目標,力拓在巴西事潰壩事故之前公布的是3.38億噸到3.5億噸,目前維持這個水平。
另外,從中期來看,夏杰思表示,力拓會密切關注的巴西監管機構對事故的處理結果以及相關政策,這一風險可能影響到巴西所有生產系統,包括低品位和高品位產能。如果確實將對高品位產能產生影響,市場的響應能力將遠遠低于對低品短缺的應對能力。
“力 拓可以有選擇,但力拓也不希望隨意攪動市場供需的平衡。從數據上說,每10美金的價差,對力拓來說就是每年20億美元稅后自由現金流的差別。因此,短期來 看,我們會密切關注并保持警惕;中期來看,或許會有對鐵礦價格有利好的趨勢,我們需要等待巴西監管方面處理的結果。”夏杰思說。

近日,多家鋼鐵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8年的業績預告,普遍利潤同比增長。與此同時, 2018年煤炭上市公司也有著不俗的業績表現。
在 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A股鋼鐵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業績預喜,而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年度報告也顯示,2018年全行業經濟效益創歷史較好水平,鋼鐵行業實 現利潤4704億元,同比增長39.3%。其中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2863億元,同比增長41.1%,利潤率達到6.93%。
另外,在36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中,目前已經有21家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告。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僅有3家業績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余19家實現業績正向增長。值得一提的是,21家煤炭上市公司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全部為正,為近兩年來的較好成績。
鋼鐵行業連續三年盈利改善
據記者了解,在經歷了2015年之前的難賺錢之后,近年來鋼鐵行業的運行路徑基本是2016年出現好轉、2017年明顯改善(2017年鋼鐵行業利潤總額3419億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177.8%)、2018年再創新高的態勢。
在長江鋼鐵分析師王鶴濤看來,自2016年初供給側改革以來,鋼鐵等中游行業利潤開始明顯觸底提升,上游有所波動,而下游總體則呈現被擠壓的格局。
鋼鐵利潤的大幅改善,與持續不斷的鋼鐵去產能、出清地條鋼和環保限產有關。
多 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過去三年間,鋼鐵行業的去產能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2016年化解過剩產能6500萬噸,2017年繼續化解煉鋼產能5500萬 噸,2018年去產能目標任務3000萬噸,提前2年完成了1.5億噸的去產能上限目標。受益于去產能的實質推進,合規鋼廠的產能利用率也明顯提升,鋼鐵 產量同比繼續上升。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2018年我國生鐵、粗鋼和鋼材(含重復材)產量分別為7.71億噸、9.28億噸和 11.06億噸,同比分別增加3.0%、6.6%和8.5%,粗鋼產量創歷史新高。2018年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8.7億噸,同比增長14.8%,也達到 歷史較高水平,其中國產自給率超過98%。
供需情況的改善,也使2018年的鋼材價格總體高位運行。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2018年均價與上年相比均有所上漲,其中中厚板漲幅較大,為12.7%;冷軋卷板漲幅較小,為4.9%;其他品種均價漲幅在7.0%~11.0%之間。
2018年前11個月的全國主要鋼材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噸4545元,比2017年同期上漲11.22%,是2013年以來較高水平,再加上鋼材生產主要成本的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基本穩定,行業效益達到歷史較高也就順理成章。
價量齊升助力上市煤企收益增長
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從2016年起,煤炭企業上市公司利潤就開始不斷增厚,以2017年上半年為例,彼時在34家上市煤企中,近八成凈利潤增長率同比超過100%,其中冀中能源、潞安環能、陜西煤業凈利潤同比增長6128.65%、2118.85%與2083.49%。
隨著煤價的高位運行以及窄幅波動,上市煤企的利潤表現也在2018年得以鞏固,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2018年上半年,煤炭采選業實現利潤約1279億元,同比增長14.8%。
根據易煤研究院的《動力煤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動力煤市場具有供求形勢逐步好轉;終端庫存管理更加市場化,市場煤波動幅度收斂;期貨連續合約完善,交割量大增,期貨節奏強化等特征,總體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點。簡言之,則是“峰已過,價回轉”。
“除了企業的技術升級、成本控制、經營效率提升等自身因素,對于身處上游行業的勘探開發企業而言,業績好轉的主要原因永遠會是產品的價格上漲。”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表示。
根據預盈企業的業績預告,不難看出,“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煤炭供需關系趨于平衡、煤炭價格保持穩定”是促使煤炭企業去年業績向好的主要原因。
開灤股份(600997.SH)即在業績預告中指出,煤炭產品價格窄幅波動、焦炭產品價格震蕩上行,市場供需總體延續了良性平衡的格局。
山西焦化(600740.SH)則表示,2018年以來,在宏觀經濟穩健運行和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下,國內鋼鐵企業產能不斷提高,焦炭和化工產品市場需求增加,相關產品價格呈上漲趨勢。
露天煤業(002128.SZ)稱,2018年1~12月受生產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煤炭銷量、售價與售電量、售電單價較預計情況均有所提高。
“總體來看,去年煤炭價格還是保持在高位,且去年用電增速遠超預期,所以從供求的角度看,相對還是緊缺的,價格中樞較高;此外,量也有一定的提升,產量同比有一定的增長。”易煤資訊研究院總監張飛龍對第一財經表示。
在業績下滑的3家企業之中,業績變動的原因或多或少也與煤炭價格上浮有所關聯。
由于自產煤炭單位成本上升以及集團分離移交“三供一業”發生相關性支出等原因,中國神華(601088.SH)預計2018年業績下降2.3%至440億元,盡管如此仍占據行業利潤總和577億元的76%。
永泰能源(600157.SH)預計2018年凈利下滑83.4%~88.83%,在業績預告中,永泰能源提及因動力煤價格高企,導致電力板塊采購成本大幅增加。預計凈利下滑73%的鄭州煤電(600121.SH)則稱“礦井關停、成本上升”是影響業績變動的主因。
2019再創新高有挑戰
可以說,產品售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那么鋼鐵和煤炭價格能否在2019年繼續維持高位?
隨著鋼鐵去產能任務趨近完成,供給端對價格的邊際拉動影響逐漸削減,業界對已經到來的2019年并沒有持續樂觀。
事實上從去年11月開始,鋼鐵價格已經出現下滑趨勢,截至12月底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跌至107.1點,較年內較高點下降13%,部分品種已出現跌破成本線的現象。
平安證券的較新報告也指出,從已經披露的25家鋼鐵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測算來看,2018年第四季度預計凈利潤均低于第三季度,預計2019年鋼鐵行業整體盈利中樞下移,利潤合理回歸。
記者咨詢多家國內鋼廠的管理層也認為,2019年,作為鋼鐵業主要下游行業的房地產開工面積及投資額可能會大幅回落,鐵礦石焦炭等原料成本卻在高位運行,再加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疊加貿易摩擦,利潤要再創新高還是很有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已經是中國鋼鐵行業貿易摩擦明顯增多的一年。在美國政府232調查后針對進口鋼材產品征收25%關稅的情況下,眾多國家為了獲得美國的豁免,對中國鋼鐵產品貿易調查增多,鋼材出口量也顯著下降。
據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2018年1~12月,中國鋼鐵出口產品遭遇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36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調查案件13起,反 傾銷、反補貼合并案件15起,反補貼調查案件1起,**措施案件7起;與2017年相比,國家數量增加5個,案件數量上升了80%,預計2019年鋼材出 口也難有大幅回升。
此外,目前國內鋼鐵行業集中度較低、產品結構失衡等“老”問題依然存在。2017年,中國前十家鋼鐵企業累計產量占全國 總產量的比例為36.9%,較2016年提升1.0個百分點,但距60%的鋼鐵產業集中度目標,以及與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 距。
反觀煤炭行業,隨著煤炭供求形勢由緊向寬,延續至今年,高煤價或將不再。
回溯2018年的動力煤價格走勢,主要經歷了“三漲三跌”。價格方面,據易煤研究院統計,從長協看,2018年全年年度均價為559元/噸,同比下降9元/噸,各季度也均低于2017年,其中一至四季度分別同比降低5元/噸、14元/噸、7元/噸和12元/噸。
易煤研究院的《動力煤2018年年度報告》指出,2019年,供給側改革行業將由總量去產能轉向結構性去產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三去任務超額完 成,供給側改革重點向補短板轉彎,且隨著環保限產取消“一刀切”,供給收縮、漲價去庫存、企業利潤修復的邏輯鏈條的減弱,行業整體供應將會增加,而下游需 求釋放并未同步,供大于求的格局恐將再次形成。
“以去年的基數,結合目前的大環境,預計煤炭價格今年繼續上浮的空間有限。”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表示。
財經大學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作為大眾能源物資,煤炭的市場需求主要取決于宏觀經濟情況,去年我國經濟總體穩定,經濟健康增長,這是較主要原因。從今年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情況是可以繼續的,當然,也要看目前的去產能等相關政策的執行情況。”
有關今年煤炭價格的走勢預判,易煤研究院認為,2019年整體煤炭供求形勢將從“緊平衡”轉向“寬平衡”,預計2019年煤炭供求過剩2000萬噸左右。在 此背景下,價格中樞預計將進一步下移,市場煤均價預計將跌破600元/噸進入黃色區間,運行區間550~650元/噸。

在22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上,鋼鐵行業專家表示,2019年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環 境仍然復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鋼材出口難有大幅回升。去產能、環保邊際效應遞減。穩固供給側改革成效、兼并重組、節能減排等方面將有效推進,鋼鐵生 產企業的利潤將逐漸回歸理性區間。
專家們還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鋼鐵行業的發展環境也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無論是供給側結 構性改革,還是環保技術升級改造常態化,都給鋼鐵物流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而外部政經環境的變化,也讓行業的發展充滿變數。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鋼鐵產業 能否堅守一貫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并找到新的發展動能,成為行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 民在致辭中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垂直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迸發出多種新興業態。鋼鐵物流行業集鋼材貿易、電子商務、物流運輸為一體,客戶流、資金 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有序化解過剩產能,是對傳統產業的成功升級。未來行業要進一步推動創新發展,加強開放合作,共同 培育更加完整、更有活力的產業生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鋼鐵物流專業**主任虞鋼表示,當前我國鋼鐵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與鋼鐵 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需求之間,現代物流服務體系與現代化經濟體系之間,還存在許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這是我國經濟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產業形態向中高端發 展后出現的新問題。為此,要增強有效供給,提升流通服務質量。創新流通模式,加快鋼鐵物流信息化。重塑供應鏈關系,實現金融合作共贏。
本次論壇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指導,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和上海卓鋼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辦,西本新干線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gjcjdj/-
http://www.joan10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