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計劃投資1362億元,達到近年來較高水平。”上海市3月15日發布的2019年重 大工程建設投資計劃,成為當前地方加碼重大項目投資的一個縮影。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將制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推進落實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 板力度有關舉措。2019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擬支持項目名單也于日前出爐。
一大批重大投資項目將建,錢從哪里來?據悉,預算內投資將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將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還將創新多種融資方式吸引民資參與,新一輪符合新規的PPP項目有望加快上馬。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加力提速
上海市2019年重大工程建設投資計劃顯示,2019年將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項目138項,預備項目28項,新開工項目23項,建成項目11項。基礎設施建 設方面,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推動滬通鐵路上海段、G320公路、吳淞江工程等項目加快建設;繼續推進軌道交通、北橫通道、機場聯絡線等城市基 礎設施項目建設等。
而此前不久,北京市提出,2019年將集中精力推進100個基礎設施項目,當年計劃完成建安投資約538億元。貴州省安 排下達2019年省重大工程項目2700個以上,確保一季度完成投資1300億元以上。四川省提出,抓好700個全省重點項目,確保2019年全社會固定 資產投資增長10%。
國家統計局數據可以從側面印證開年以來的這種勢頭。從投資先行指標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2月份同比增長4.9%,這個數據去年全年是下降17.7%。
“隨著國家層面補短板穩投資政策不斷向縱深推進,各地區也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出臺相應政策,推動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實施。”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高級統計師王寶濱說。
不僅加大力度,還要提快進度。如,河南省提出,加快推進重大項目早開工、早見效,努力擴大有效投資。湖北省提出,以更大決心、更足拼勁、更新招數抓項目,大力提升項目開工率、資金到位率和投資完成率,在投資和項目建設比武場上拼搏奮斗、競相趕超。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提升基建投資力度成為穩增長的重要途徑,而且地方政府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獲得財政發債和轉移支付方面的支持,因此意愿和積極性都較高。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今年將制定實施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推進落實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有關舉措。
新 一代信息基建項目正迎來政策力挺。3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示了2019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擬支持項目名單,內蒙古廣電網絡新一代信息基礎 設施完善工程、黑龍江廣電網絡城鄉寬帶提速工程一期項目、中國電信江西分公司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新疆廣電融媒體支撐網絡建設項目等14個項目在 列。
新增地方專項債“輸血”重點項目
按照預算報告,預算內投資今年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這筆資金重點用于“三農”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驅動和結構調整、**性安居工程、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等方面。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補短板的重要選擇。
“2018 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加大補短板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地方專項債發行進度,特別是年初以來,截至2月底已發行地方專項債3078億元,不僅在時間節點上比往年 有了較大提前,而且債券利息有所降低,債券期限有所延長。”王寶濱說,相關舉措有力帶動了基礎設施等短板領域投資。1-2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 4.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5個百分點。
“基建的反彈與**加快審批項目、專項債提前下達并發行有較大關系。2019年1月和2月地方政府債券凈發行4180億元和3380億元,而去年同期分別是0和286億元。”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說。
專項債規模還將擴大。據悉,2019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預算報告也指出,“開前門要更大”,并在合理擴大專項債券使用范圍、加快債券發行進度上做出明確安排。
“專項債是緩解地方基建投資壓力的重要融資工具,其有專門的預算管理制度來規范,是風險可控的融資工具,有利于地方審慎進行基建投資,減少隱性債務風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志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多策齊出提高民間資本參與度
提高民間資本參與度是另一重要發力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也提出,建立健全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重點領域長效機制,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補短板項目建設。鼓勵民間資本采取混合所有制、投標聯合 體等多種方式參與PPP項目。財政部近日印發《關于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更是向市場釋放了支持PPP項目發展的新信號。
地 方上已經有所行動。安徽省將規范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重大項目。北京市更是明確,項目主體上,鼓勵社會資本 參與重點工程建設,以民營投資為主的社會投資項目數占比不低于50%,投資占比不低于70%。業內認為,在政府的重新支持下,地方將積極上馬新一輪符合新 規的PPP項目。
“PPP的重要一方應該是市場主體,民間資本應該占相當分量,PPP實施的環境條件還需要優化,讓民資愿意參與。”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透露,對于民間投資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要降低準入門檻,擴大準入空間。二是幫助民間投資解決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融資問題以及建設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服務的問題等。
“破除民間資本進入地方重大基建和重點領域的隱性障礙,也有助于形成多元化治理結構,改善資產負債表,降低政府債務率,提升重點重大項目的運營效率。”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在鐵礦石飆升的背景下,青島港讓利鋼廠,希望通過強化與合作伙伴的合作,打造自己的世界“鐵礦石”朋友圈。
“鐵礦石早已是一個全球供應鏈當中的品種,而鐵礦石板塊一直是青島港一個非常重要的貨種,這讓我們一直致力做好青島港的鐵礦石接駁服務”,青島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奉利在5月30日的青島港鐵礦石業務板塊發展推進會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
在鐵礦石價格飆升的背景下,青島港“恰逢其時”地推出了系列優惠方案,以降低鋼廠的成本。通過一系列“組合拳”,青島港一方面強化與中國客戶間的聯系,另一方面則加強與世界礦廠的合作,打造出自己的“鐵礦石”朋友圈。
爭奪鐵礦石市場
在青島港的業務板塊中,鐵礦石板塊是重要的一項。在其2018年年報中便曾指出,鐵礦石、原油、集裝箱和煤炭是青島港的主要支柱業務。
青島港鐵礦石業務主要集中在青島港前灣港區和董家口港區,中國每進口9噸礦石,就有1噸是從青島港上岸。
作為全球較大的鋼鐵生產國和鐵礦石消費國,中國進口鐵礦石的海運貿易量占全球的比重超過70%。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鐵礦石達10.75億噸,占全球海運鐵礦貿易量的75%以上。
但受到鐵礦價格上升和鋼廠經營壓力增加帶來的需求影響,青島港在鐵礦石方面的業務受到一定影響。青島港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青島港金屬礦石、煤炭及其他?物處理及配套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9.89億元,較同期減少人民幣0.56億元,降幅為1.8%。青島港在財報指出,這部分業務的下滑主要是鐵礦石全程貨物裝卸處理業務收入減少。這讓青島港希望強化自己的鐵礦石業務。
但中國鋼廠使用的鐵礦石中90%是進口礦,70%以上又是長協礦(即按照長期協議價格進口的鐵礦石)。普氏指數在這個市場中有著貿易定價主導 權,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截止至2019年5月28日,鐵礦石普氏指數達106.1美元/噸,創2014年5月以來新高。
該指數自2019年以來一直處于“飆升”狀態當中,5月以來,鐵礦石普氏指數從94.6美元/噸漲至106.1美元/噸,漲幅12%。
普氏指數飆升的原因在于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近期不斷遭遇“煩心事”。比如說全球較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Vale)在受2019年1月底巴西布魯馬迪紐潰壩事件及后續影響等原因,2019年第一季度,淡水河谷鐵礦粉產量為7290萬噸,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28%和11%。
力拓則在第一季度時,受到了3月份惡劣天氣干擾和1月份蘭伯特角(Cape Lambert)港口火災的嚴重影響。鐵礦石產量達到7600萬噸(100%權益基礎),同比下降9%,環比下降12%;鐵礦石發運量達到6910萬噸, 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21%。力拓稱,前述事件也將對力拓第二季度業績產生影響。
澳洲颶風Veronica也對必和必拓礦石產量造成影響。
三大礦山供應收緊的強烈預期讓供給端緊俏,國泰君安期貨產業服務研究所研究員馬亮分析稱,國外主流礦山頻繁遭遇事故導致鐵礦石供給出現明顯減量,而國內鐵礦石需求增長,供需階段性錯配。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中國進口了3.4021億噸鐵礦石,較上年同期的3.5332億噸減少3.7%。
這讓鋼廠對于成本有了更多的考慮。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購中心礦石廢鋼業務經理敬黨在推介會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鐵礦石價格從去年70美元/噸到現在突破100美元/噸,但鋼材價格一直在下降,這讓鋼廠都不敢保持高庫存,壓縮成本成為鋼廠較重要的考慮。
敬黨指出,在鐵礦石被高度壟斷的背景下,鋼廠對于成本特別敏感,提高物流效率則是壓縮成本的關鍵一環,對于港口來說,則是需要保質、保量、保證速度地將原料運輸到鋼廠中加工。
青島港則在推介會上,按照“量價互保,增量優惠”的原則,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青島港提出以“較低的綜合物流成本”、針對不同區域配以“個性化服務方案”和多項業務承諾,幫助下游貿易商和鋼廠降低中間成本、保住產業利潤。
此外,在提高物流效率方面,青島港則提出了船舶接卸不滯期、火車裝車滿載率100%以上、汽車進港提貨確保1.5小時出港等服務承諾。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青島港希望能夠在讓利于合作伙伴的同時,提振自身的鐵礦石裝卸處理業務。
擴大“鐵礦石”朋友圈
而在降低鋼廠的成本的同時,青島港也正在打造一個“鐵礦石”的生態圈。
青島港希望利用自己的優勢,搭建一個公共服務的平臺,為鋼廠的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服務。“鐵礦石板塊一直是我們青島港一個非常重要的貨 種”,李奉利指出,東北、華東以及中西部地區的鋼廠都需要一個海港來接駁鐵路和公路系統,來進口鐵礦石,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之下,青島港作為北方一個重要的 外貿港口,可以起到平臺的作用。
此外,憑借天然水深優勢和在行業內領先的設施與設備,青島港能夠挺停泊世界較大的集裝箱船、鐵礦石穿及油輪,2015年7月,青島港40萬噸 礦石碼頭在中國港口中率先通過國家審批,成為中國首個硬件設施具備滿載靠泊條件的碼頭。這也使得青島港成為中國少數幾個能夠靠泊40萬噸級超級礦船的港 口,接卸超級礦船數量占全國的近40%。
這讓包括淡水河谷Valemax(40萬噸級)礦船在內的超級礦船在到青島港之后,又可以通過較小的船只進行轉運,運輸到長江流域、東北等區域的鋼廠,構建鐵礦石的物流網絡。
李奉利透露,目前青島港也在嘗試對周邊地區開展中轉的業務,不光是國內,也包括日韓地區。
在基礎設施的優勢下,青島港在服務和效率上加碼,在由單一的碼頭運營商向全程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轉型當中,青島港制定了大力發展混配加工業務、打造中國較大“礦石超市”的戰略規劃。
李奉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青島港目前是一個精配礦較大的港口,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港口的礦石在運輸至青島港之后,能夠進行精確配比,方便鋼廠的下一步生產。
在本次推介會上,青島港則簽署了10項戰略合作協議,既聯合中鐵濟南局與山鋼萊蕪分公司等大型鋼廠三方合作,又與五礦等貿易商強強聯手,同時與錦州港、江陰港、上海長航國際海運、江蘇碩隆海運等港航同業深度融合,構建了涵蓋鐵路、鋼廠、貿易商、港口、航運公司等在內的更大物流“生態圈”,意在打造中國較大的“礦石超市”。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在2018年,青島港與淡水河谷簽署了框架協議,共同努力做大鐵礦石混礦、中轉等業務。隨后,3月27日,青島港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通青島港鐵礦石日韓國際中轉的新通道,推動青島港加快向礦石樞紐港轉型。
李奉利表示,雖然青島港目前已與世界主要礦商都有業務聯系,但青島港還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將為鋼廠、礦商服務的公共服務的平臺做大。

”馬國強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原先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各自考慮自己的發展,所以寶鋼要做湛江,武鋼要做防城港,沙鋼與市場價差明顯擴大,主要考慮到后期生產成本還將明顯推高,對建材價格走勢相對樂觀。”據記者了解,為了應對汽運運費的上漲,未來鋼廠和貿易商在運輸選擇將以火車運輸、汽運+水運、火運+汽運等多種運力組輸為主,清苑區德旺金屬有限公司、春賞金屬制品公司、博野縣鑫輝膠帶有限公司、高陽縣解家莊一無名毛巾廠均存在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煙囪冒黑煙現場。

-/gjcjdj/-
http://www.joan10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