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造船行業依然沒 有走出低潮期,全球新船訂單量同比繼續下降,雖然我國造船完工量依然保持增長,但新承接訂單量和手持船舶訂單同比繼續下降。據中船協統計數據顯 示,2019年1-5月,全國造船完工166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4%。承接新船訂單117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0%。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 843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5%,比2018年底下降5.5%。1-5月,全國完工出口船155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0.6%;承接出口船訂單 108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0.8%;5月末手持出口船訂單766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3%。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 量的93.5%、92.5%和90.8%。雖然目前造船行業依舊低迷,但已經走在轉型升級的路上了,也為船舶“鋼需”迎來了新的發展動力,新能源船舶將成 為未來船舶行業新的發展方向。
環保升級推動LNG動力船舶成為行業新貴
當前,國際海事組織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環保和海上安全的新標準和新規范,加嚴了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將船舶二氧化碳排放上限從3.5%降至0.5%。為了實現 這個目標,液化天然氣動力船成了船舶行業的新貴,液化天然氣動力船將快速發展。目前全球有163艘液化天然氣動力船正在運營,此外還有155艘液化天然氣 動力船正在建造。過去幾年來,液化天然氣動力船新船訂單量穩步增長,目前維持在每年40艘左右的水平。不過,2019年前5個月,液化天然氣動力船新船訂 單量已經超過了40艘,與此同時,郵輪、集裝箱船和油船領域的大型船舶引入液化天然氣燃料驅動,這些都表明液化天然氣動力大型船舶的發展步伐正在加快。
內河航運減排推動電動船舶方興未艾
隨 著國際航運業船舶環保減排標準的不斷提升,具有能耗低、零排放、低噪音、無污染的電動船舶也就成為內河航運實現節能減排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截止5月 底,全球運營中和擬建造電動船舶數量為155艘,其中營運船舶75艘,擬建造船舶80艘。目前,推動電動船舶及相關配套設備發展已被列入我國《船舶配套產 業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16-2020)》和《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隨著國家大力推進電動船舶發展政 策逐步完善,國內內河電動船將得到較快的發展,將主要集中在客船、渡船、公務船和500噸左右的小型干散貨船,預計到2021年電動船舶行業規模將達到 96.3億元。
船舶“鋼需”向著減量化和高強度化升級
對于船舶“鋼需”而言,國內船舶行業的低迷也就意味著對于中厚板、型材等鋼材的采購的放緩,但與此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動力,新能源船舶將成為未來船舶行業新的發展方向,這將推動船舶“鋼需”向著減量化和高強度化轉型升級,未來高強度造船板的需求量將會穩步增長。

今日開盤,利好繼續發酵,國內黑色系上沖動能延續。期螺六連陽再創新高,較高迫近4000整數關口,獲近6億資金追逐熱捧。其它主流品種亦有不同幅度拉漲表現。受限產負相關影響,成材端表現要明顯好于原料端,鐵礦石成為黑色系中唯一下跌的品種,近10億資金謹慎離場。
現貨市場在連續上漲后,今日漲幅與前幾日相比呈現縮量,但總體仍然保持上漲的節奏。
期現雙飛創新高,引發市場淡季需求是否提前結束的猜想,7月份市場能否續力。
筆者認為,持續上漲需要消息端+需求端+情緒端的有效配合。
從消息面來看,目前市場關心的是限產能否擴大化,要看其它地區是否跟進,還是僅限于河北地區。另外要看唐山限產后期執行力度,從當前情況來看,唐山限產的力度超出以往的預期,據蘭格網調研,11家明確表示收到并將執行,還有21家未有明確的實施措施,4家處于停產狀態。目前只有5家企業目前由于不同原因執行了文件要求的限產,其余27家或將在27日之前正式停限產。今日邯鄲再傳限產消息,其后續執行情況如何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從鋼材本身需求端來看,市場基本面仍然未變,市場庫存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終端采購進入淡季。另外,期貨市場在經過連續的拉漲過后,與現貨價差不斷收窄,目前與月內低點(6月6日3670元)上漲329元,已經達到平水。
若鋼廠端限產實際落地或持續加碼這種漲勢還會延續時日,若利好不及預期,一旦得到充分消化過后,市場存在沖高回落的風險。另外就是目前已經達到階段高位,資金端的敏感性也在加大,風險也在不斷的累積當中。

復合鋼格板制作工藝:復合鋼格板是由一定具有橫跨承載能力鋼格板及表面密封的花紋鋼板或鋼網構成的一種鋼格板新產品。復合鋼格板可以由任何一種型號的鋼格板和不同厚度的工化紋鋼板構成。但較常用的是使用G323/40/100鋼板作低板;3mm厚的花紋鋼板,也可采用4mm,5mm或6mm的花紋鋼板。

-/gjcjdj/-
http://www.joan1016.com